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29日 星期一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心靈補給> e普門講堂覺元法師引導轉迷成悟 會後導讀首發

心靈補給

字級

e普門講堂覺元法師引導轉迷成悟 會後導讀首發

【人間社記者 陳玉苗 馬來西亞八打靈再也報導】 2020-08-05
佛光山藏經樓堂主覺元法師8月2日在「e普門講堂」主講「迷悟之間–教你如何轉迷成悟」,在深入淺出的講演中,讓聽眾認識星雲大師著作《迷悟之間》,因閱讀而轉迷成悟,過得幸福快樂。由馬來西亞佛光文化、普門雜誌主辦的「e普門講堂」,2日進入系列講座第五場,仍舊吸引各地聽眾上線聞法。

覺元法師開宗明義詢問大家,誰沒有迷惑過?什麼是迷?什麼是悟?「當你的生命開始煩惱、痛苦不斷的無明生起時,就是迷惑。當你被一句話、一個觀念改變,使得眼前的煩惱和痛苦不見了,甚至歡喜自在起來,就是覺悟。」他進一步闡釋,「能夠一起閱讀大師的《迷悟之間》,了解大師的智慧,便能真正轉迷成悟,讓人生過得幸福安樂。」

《迷悟之間》這套書的一大特色,就在它具有人間性、普遍性,因為書中的智慧可以實踐,落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裡。共有12個主題,每個主題都跟我們的生命相關,從第一個主題「真理的價值」到第十二個主題「生活的層次」,1,124篇文章所提到的內容,皆是我們一生中都可能遇到的課題,正因為實用性高,因此數度成為各大書局的暢銷書,且翻譯成日、韓、德、西文等語言發行於全世界。

提到「提起與放下」,覺元法師再問大家「有什麼是放不下的?」大師教誡,有人對功名富貴放不下,有人對悲歡離合放不下,在此情況下,我們的生命就會在功名富貴、悲歡離合裡痛苦的掙扎。同樣的,有些人放不下是非,放不下善、惡、妒忌等,那麼人的一生就在是非善惡得失中,不得安寧。

「有些人認為如果都放下了,人生還剩下什麼?」他以星雲大師的文字般若告訴眾人,其實放下的當下就是叫我們提起,好比皮箱如果不放下怎麼提起?勸請大家不要害怕放下,放下是為了提起,如果想要提起的是一種善美,則生命的價值更廣大。

星雲大師說人生更應該提起的是正念,我們要具備正確的念頭,佛教的正知、正見、正語,乃至於正定都非常重要,一個人的正念,就決定一個人的說法,覺元法師強調「正念很重要,提起正念就會有正行,就會有正語,再產生正確的知見, 如此一來,慈悲、道德、善緣,以及精進勤勞也會跟著提升,我們生命的價值自然有所不同。」

線上講座會後,「e普門講堂」首次舉辦線上會後導讀,由主持人《星洲日報》副執行總編輯曾毓林與國際佛光會馬來西亞協會檀講師陳立輝、馬佛青顧問鍾漢源居士等人,一同針對覺元法師的演講進行導讀,並從不同角度解讀大師的《迷悟之間》。

他們總結提出,不要把讀書視為一種消遣,讀書可以讓人認識自己,好比星雲大師所說,讀書的精髓在「讀做一個人、讀明一點理、讀悟一點緣、讀懂一顆心。」勉勵大眾一定要好好閱讀人生這一本大書,以佛法為指引,必能活出精采多元的人生。
12345678910第1 / 52頁
追蹤我們